【综合】市纪委市监委超常规力度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走深走实 | ||
|
||
今年4月中央纪委部署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以来,市委以上率下、一线督战,全体纪检监察干部闻令而动,以超常规的政治主动、系统思维和强力举措,全力打好集中整治“攻坚战”,严肃查处了市水利局原局长陈立林利用职务便利违规插手民生工程等5起典型留置案件。医药领域整治成效获省纪委、温州市纪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三清一促”整治成效得到温州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集中整治工作成效得到了中纪委、省纪委联合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一、坚持“多跨协同”,全域联动打开新局面 一是“一体统筹”高位推进。市委坚决扛牢主责,先后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4次。市委主要领导实地调研2次,领衔信访包案5件,主抓直管推进集中整治工作。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落实,严督实导分管领域工作,推动17个职能部门认真落实集中整治“重点任务清单”,扎实有序推动26项重点任务集中整治工作。二是“一线督导”压实责任。市纪委主要负责同志对集中整治重点单位“一把手”开展全覆盖谈心谈话,加压增责、严督实导,推动各镇街党委主要领导亲自督促、各重点职能部门全力参与,强力推进集中整治向纵深发展。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实行“两包一联”机制,切实履行监督责任,督促落实主体责任、主管监管责任,进一步传导责任压力、凝聚工作合力,目前已包线索18件(办结13件),包信访件9件(办结7件),已约谈集中整治工作中责任落实不力、工作推进缓慢、整治效果不明显单位2家。三是“一套机制”高效调度。市级成立以市纪委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2名副书记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1办4组”的整治专班,加强对集中整治的全过程管理,逐条梳理“问题督改、案件办理、实践成果”三本账,一体推进办信办案工作,一体研判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实行交办督办统一指挥,并对可查性强的线索实行限期销号。 二、坚持“办案破局”,集中攻坚实现新突破 一是线索来源“拓渠道”。紧盯“四个聚焦”重点领域,积极对接司法、农业农村、审计等部门,强化问题线索外部协作、内部贯通、数智引领,建立健全问题线索接收、研判、分办、流转、处置、督办、归档的“全周期管理”机制,“一周一会商、一月一调度”,多渠道收集排查问题线索。截至目前,共梳理排摸涉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242条。二是案件查办“提速度”。通过领导包案督办、专班一线蹲点、“室组地”协作发力,查审联动会商等方式,推动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快查快办,不断形成案件查办强大震慑。截至目前,已立案71人,其中留置5人,移送司法3人,发放监察建议书8份,督促建章立制13个。三是反馈问题“严整改”。紧盯中央第三督导组反馈的12个问题,迅速下发《集中整治整改清单》,第一时间明确整改责任,采取“台账清单制”管理,全过程跟进相关单位整改情况,已推动反馈问题全部销号。 三、坚持“小切口整治”,群众有感取得新进展 一是深耕民生痛堵难点。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群众有感为目标,着力解决一批民生实事。如针对医药领域腐败问题,加大对选人用人、药物采购、工程建设等“三重一大”事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督促医疗系统创新打造“防统方”系统,建立“智廉瑞医”大数据监管平台。二是深耕助推乡村振兴。深入开展“三清一促”专项行动,摸清底数,锚定风险点,全面推动问题高效整改,目前已摸排村级合同数13449份,村级债务数2363笔,村级工程4135个,发现问题合同2418份、问题工程359个,查处违纪违法人员42名,《打响“三清一促”攻坚战筑牢基层清廉防护堤》得到上级刊发报道。三是深耕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党员干部执行不力、落实不力等“中梗阻”现象,在全市开展作风效能建设“六问六治”专项行动。设立“清风六问”专窗,对于“不能办、很难办、容缺办、不给办、特殊办”的五类事项,进行双向调节指导、陪同受理办理、监督追责问责,已帮助群众和企业解决问题35个,通报作风建设典型问题9起,切实推动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走深走实,相关工作成效得到省改革办常务副主任金晓明肯定。 |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