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综合】市纪委:驻市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三个紧盯”助推清廉社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
时间:2024-12-18 字号:[ ]

近年来,驻市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精准聚焦清廉社会组织建设,加强全链条、全过程监督,不断饱满清廉单元建设颗粒度,促使组织更坚强、管理更规范、作风更清正,推动清廉社会组织高质高效建设。

一、紧盯标准先行,坚持高位推进。一是注重“面”上指引。联合出台《关于推进清廉社会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制定《瑞安市清廉社会组织“十项”正面清单》《瑞安市清廉社会组织“十不得”负面清单》《瑞安市清廉社会组织建设示范单位评价标准》,组织签订《争创清廉社会组织承诺书》,在社会组织章程中增加清廉建设内容,将清廉建设融入社会组织运行、培育和监管全过程,打造“阳光下的社会组织”。二是压实“线”上责任。指导出台《瑞安市社会组织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压紧压实各部门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和培育扶持责任,形成“牵头单位主要抓、成员单位分头抓、部门有力协同”的工作格局。三是突出“点”上发力。加强示范标杆培育,选树市安全生产协会、市食品行业协会、市新纪元实验学校3个示范点,打造各具特色的清廉示范。如市安全生产协会统筹推进“双向交叉任职”,开设清廉建设专区,引导协会会员争先锋、作表率;市食品行业协会开创廉洁教育“一对一”模式,30位党员与会员结对,定期开展党纪法规学习、组织清廉教育活动等,实现企业发展与清廉建设“双赢”;市新纪元实验学校将清廉建设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打造“清廉校园”,建设清明政风、清廉教风、清新学风、清净校风。

二、紧盯问题导向,深化监督质效。一是加强日常监督,促进立行立改。指导民政部门对全市社会组织开展全面监督检查,完成“双随机”抽查85家,引导“僵尸型”社会组织注销52家、撤销登记14家、整改恢复37家。督促对“双随机”抽查对象和年支出超过30万元的民非单位全部进行财务审计,发放整改通知书34份,发现并整改问题34个。二是加强专项治理,做到同向发力。针对行业协会商会强制或变相强制入会并收取会费、只收取会费不提供服务、通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收费、领导干部兼职取酬等问题,联合民政部门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专项治理监督,检查行业协会商会82家,减免或降低收费101.13万元。三是围绕重点领域,加强风险防控。紧盯重点风险点,督促对民办医院、民办教育、民办养老机构等社会服务机构开展“双随机”执法和“回头看”巡查,对23家重点类型社会服务机构开展专项财务检查,发现问题23个,指导发放整改通知书23份,已整改问题15个,建立健全社会服务机构资金监管、财务审计、财务清算、收支管理等制度。

三、紧盯机制创新,打造亲清政社。一是指导探索监督管理新路子。指导建立《瑞安市社会组织负责人人选审核办法(试行)》,强化对社会组织发起人、负责人和党组织负责人的审核审查,确保社会组织“关键少数”的清廉领航作用。建立《瑞安市清廉社会组织(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监管)议事员规章制度》,聘任清廉社会组织议事员第一批11人,推进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监管长效机制建设。二是指导探索数字监督新途径。指导开发社会组织“丰收云”财务管理系统,破解社会服务机构财务不规范、申报不及时等问题,首批28家社会服务机构试点单位免费使用该平台,以数字化监督推动清廉社会组织建设系统管理、动态管理。三是指导打造阵地建设新样板。指导打造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红社智库)“廉社阵地”,开辟清廉建设专区,融入清廉元素,形成“市级+23个镇街”社会组织服务体系。打造“清廉赋能·红社惠民”品牌,引导社会组织结对支援小区(社区、农村),开展惠民服务活动100多场。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
上一篇: 下一篇: